【致产后妈妈】38岁明星天后自曝产后尿失禁——都是不重视盆底肌修复惹的祸!!!

来源:深圳罗岗医院 时间:2020-04-21

  SHE成员之一的陈嘉桦Ella,在某社交网站上分享了自己的“生育后遗症”——产后尿失禁,#Ella生育后遗症#上了热搜。她告诉大家,生下儿子“劲宝”后,她的子宫和膀胱脱垂,被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脱垂第二级”。平时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都会造成尿失禁,不仅湿了护垫,连裤子也会湿掉。


  经过治疗之后,Ella的身体已经恢复了,所以她呼吁女性正视自己产后的身体,不要默默隐忍,一定要寻求帮助,积极治疗,尤其是重视私密保养。不得不承认,Ella的确是挺勇敢的。连普通人都难以启齿的“隐疾”,就这样明晃晃地,被拿到台面上来说,娱乐圈恐怕也很难找到第二个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无数人告诉我们,生了孩子,痛经就不痛了,还能预防女性疾病。却从来没人告诉我们,除了十级阵痛、产后抑郁,生娃后,还有那些“说不出口”的生育后遗症:漏尿、子宫和膀胱脱垂、阴道松弛、性生活不和谐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生育后遗症?

  生育后遗症问题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大多是女性盆底肌受损。

  来自美国国家健康机构的论文数据显示,69%的女性都有产后盆底肌损伤,另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这一数字也达到了50%,漏尿就是这样发生的。盆底肌受损,早期可能只是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或尿潴留、脱垂、性功能障碍,中短期不会有大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了五六十岁,就可能导致子宫脱垂等严重问题,只能手术。

  什么是盆底肌?

  说到盆底肌,很多女性朋友对此并没有什么概念,甚至不知道盆底还会生病。女性盆底肌肉是指盆骨的底部的肌肉群,有着“弹簧床”的美誉,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承托和支持膀胱、子宫、直肠等盆底脏器

  2、控制排便

  3、控制排尿

  4、维持女性美丽的体型

  5、维持阴道紧缩度

  6、增加性快感等

  可以说毫不夸张地说:小小的盆底,却托着一个家庭大大的幸福生活。

  盆底肌的损伤

  怀孕和分娩,是造成盆底肌损伤最重要的原因。

  十月怀胎,随着胎儿逐渐长大,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也随之增大,盆底肌肉弹性极限受到挑战,分娩时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

  另外,如果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多,一旦盆底功能受损,盆腔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阴道松驰、盆腔脏器脱垂、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

  检查及评估

  1.最佳时机

  产后盆底功能检查、评估及康复治疗一般在产后6周左右,恶露干净后进行。

  2.询问病史

  医生会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有无合并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3.常规检查

  主要包括会阴检查、妇科检查。会阴检查主要检查会阴有无伤口,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或压痛),会阴体弹性,阴道口能否闭合,最大屏气向下用力时会阴平面下移程度及同坐骨结节平面的关系。检查会阴骶神经分布区域的痛觉温觉,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妇科检查主要了解子宫位置及复旧情况。

  4.功能评估

  盆底肌功能评估主要包括盆底肌力、直肠检查、阴道收缩压。盆底肌力主要评估肌肉收缩强度、能否对抗阻力,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及疲劳度、对称性,重复收缩能力及快速收缩次数。直肠检查用于评价休息状态及自主收缩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有无受损,而阴道收缩压表示阴道浅深肌层的综合肌力水平。

 康复治疗适应证

  所有的妈妈在产后均应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减弱孕期出现尿失禁;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分娩时产程延长;宝宝体重≥4000克;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产后排便异常;产后尿潴留;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

康复治疗禁忌证

  产后<42天,恶露未净;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神经损伤早期;阴道出血或炎症;泌尿系统感染;同时有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患者;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

  做盆底康复的好处

  凭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通过无创无痛、轻松愉快的治疗过程: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增强阴道的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的发生。

  盆底康复治疗常用的方法

  据研究显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分娩次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就拿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病率来说,一胎妈妈的发病率为12.8%。二胎妈妈为18.4%,三胎妈妈则是24.6%。由此,二胎妈妈产后应争取最佳时机、及时地进行产后盆底功能评估,选择最佳的康复治疗方案、尽快恢复盆底功能,这也是预防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下面就着重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产后盆底康复方法。

  盆底肌肉锻炼

  来历:对于二胎妈妈来说,盆底肌肉锻炼早已耳濡目染,也称凯格尔锻炼法(Kegel exercise),在1940年美国妇产科医生Anold Kegel针对妇女的子宫、膀胱、直肠脱垂和阴道紧缩度降低等问题,创建了盆底肌肉康复锻炼法,简称Kegel法,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经过不断改进,对盆底肌肉康复更为有效。方法: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钟,然后放松。连续做l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盆底肌肉锻炼(PFME) 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

  来历:盆底康复器是1985年Plevnik教授提出的加强盆底肌方法,重量从20~70g不等,分5个重量级,编号为1~5,重量逐步增加。 方法:使用时,从最轻的阴道圆锥开始,使其停留阴道内持续20分钟。当感觉到使用20克重量的圆锥,能在阴道内掌控时,可以逐步增加圆锥的重量来练习。能适应较重的阴道圆锥后,可通过一些活动过程,如上楼梯、搬重物、咳嗽、跳等来进行练习。每天1次,每次15分钟,3个月为一疗程。

  特点 :阴道圆锥训练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里进行训练,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无副反应等特点。有效率能达80%,平时结合凯格尔训练,疗效更佳,可作为盆底肌锻炼有效的补充手段。

  电刺激

  定义:电刺激是一种较早应用于临床治疗盆底肌肉损伤及萎缩的方法,电刺激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作用: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传递不同强度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使盆底肌肉收缩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可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通过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控尿。从而达到盆底功能康复和治疗的目的。

  方法:将消毒的治疗头轻柔地放进阴道内,根据临床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程序,调节电刺激强度。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2~3次, 10次为一疗程,2~3个月后进行第二疗程。平时结合凯格尔训练。

  生物反馈

  来历 :生物反馈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人们意识不到的生物信号,如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等转变为可以被人察觉到的信号,如视觉、听觉信号,让患者通过声音及可视图像反馈刺激大脑来调控身体的功能,从而学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意识调控内脏器官的活动,纠正正常范围的内脏活动的一种治疗和锻炼方法。其特点为针对性强、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用:生物反馈方法包括肌肉生物反馈、膀胱生物反馈、A3反射(当腹压增高时增加控尿能力)、场景反射,让患者通过声音及可视图像反馈刺激大脑来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最终让患者在没有生物反馈设备的帮助下正确锻炼。一旦获得满意效果,就可转为行为治疗,即盆底肌肉训练。

  方法: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将其探头置入阴道或直肠内,以检测盆底肌肉电信号活动,并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给二胎妈妈和医生,使二胎妈妈根据这些信号训练,学会自主控制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反馈的信息指导二胎妈妈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做宝宝的温暖怀抱

  做宝妈的温馨港湾

  不分昼夜陪伴

  我们一起走过

  感谢您对罗岗医院的信任

  带着满满的祝福

  祝愿妈妈和宝宝幸福、平安、快乐

医院荣誉

患者姓名:

联系电话:

预约科室:

预约日期:

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08:30-23:00 ) 24小时急诊服务
健康咨询热线:0755-89700570
地 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罗岗路76号(罗岗派出所旁)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4035749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237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粤(B)广[2025]第04-21-589号